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粉碎“四人帮”后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成果不包括(? )?
A.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C.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区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成果”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其中A、B、D三项都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成果,而C项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抛弃否定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观察下面图片《小平您好》 (1984年 王东 摄),对它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人民感谢他
B.邓小平指挥百色起义,人民尊敬他
C.邓小平文革时期全面整顿,社会秩序稳定
D.邓小平收复香港,一国两制构想变成现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1984年,应该指的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上时常会出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下列与此相符的是
①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②汉初郡国并行制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在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所做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栝。
请回答:?
(1)结合二战之前的典型史实,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4分)
(2)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是如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4分)
(3)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6分)
参考答案:(1)①苏俄:新经济政策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具有计划色彩。
(2)①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真正翻身做了主人。②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把资产阶级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3)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②城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本题解析:(1)解答本问可分别以苏联和美国为例,通过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说明观点,计划不是社会主义独有的,市场也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
(2)我国的过渡时期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通过这一期间的土地改革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说明。
(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结合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行举例说明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