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世界博览会又被称为世界经济奥运会。对比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如图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了电气火车,博览会电子宫装点了几万个灯泡把黑夜照得亮如白昼。电成为这届世博会中最耀眼的“明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2分)它在近代呈现出什么态势?(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经济成分?(2分)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6分)。
(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三英国和美国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分)
逐步解体(或不断解体;答“解体”只给1分)。(2分)
(2)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分)
信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近代民族工业因技术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
近代民族工业深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6分)
(3)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3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考查的是基础知识,不难回答。(2)材料二的几幅图片是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代表。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民族工业发展阻力重重;不能独立发展,对外国有依赖性等。(3)从两次世博会的变化可以很容易看出,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气时代。
点评:人类经历了由原始渔猎文明----农耕文明----近代工业文明的几个发展阶段,没一个阶段体现的特点需要学生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战国以后,我国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屯田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土地私有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B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A、C、D都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最本质的角度来看,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主要的应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嘉、隆(明世宗嘉靖和穆宗隆庆年间)后,行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小民得无扰,而事亦易集。然粮长、里长,名罢实存,诸役卒至,复佥农氓。
——摘编自赵恒烈、徐锡祺主编《中国历史资料选》
材料二?丁粮同属朝廷正供,派之于人与摊之于地,均属可行。然与其派在人而多贫民之累,孰若摊在地而使赋役之平。况盛世人丁,永不加赋,则丁银亦有一定之数,按地均输,更易为力。查各属人丁,多寡不等,今就一邑之丁粮,均摊于本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
——摘编自赵恒烈、徐锡祺主编《中国历史资料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以上两种税制改革主要内容的异同?(8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税制变化的历史意义。(7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一是均收银两(或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二是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4分)
不同点:前者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后者把丁税摊入田亩,废除了人头税。(4分)
(2)历史意义:用银两征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增加了封建政府财政收入;废除汉唐以来实行的人头税,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7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从材料一“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和材料二“丁银亦有一定之数,按地均输”等可以归纳出两种税制的相同点:一是均收银两(或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二是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从两段材料中可以得出两种税制的不同点:前者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后者把丁税摊入田亩,废除了人头税。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银两征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增加了封建政府财政收入;废除汉唐以来实行的人头税,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是畜力,过去是人力,④是水力,②③是人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代有学者在其著作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反映出
A.租佃经营的盛行
B.农耕经济的繁荣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答案为C项。A项是经营方式的变化,B项是说的农耕经济的问题,D项说的是经济政策,材料并未涉及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