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至宋代,思想史上出现了理学思潮,在人性问题上,理学家认为,人性与天理本来是一致的,但是,仁、义、礼、智等美德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了。
? 请回答:
(1)材料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对历史史料的解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哪些属于材料作者的历史评价?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家认为人性中的仁、义、礼、智等美德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了,请推断理学家“去蔽”的结论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去蔽”的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人的仁、义、礼、智等美德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了。
(2)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3)存天理,灭人欲。这是违背人性的极端的做法,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谈仁义道德。但是人确实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弘扬仁、义、礼、智等美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
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

问题:请概要写了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也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