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时期
| 主题词
|
“一五”(1953-1957)
|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
“二五”(1958-1962)
| 大跃进、大倒退
|
“六五”(1981-1985)
| 走向改革开放
|
“八五”(1991-1995)
|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
“九五”(1996-2000)
|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
“十五”(2001-2005)
|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
“十一五”(2006-2010)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各国普遍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1949年到1960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表

材料二: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十七大报告解读》
(1)据材料一和史实指出五六十年代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及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苏俄(联)20世纪前半期有关史实,简述其探索发展农业的历程。这一探索对我国今后发展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当前农业与现代化农业之间的主要差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趋势:下降。原因:大跃进的冲击、人民公社化的损害、自然灾害、“左”倾错误危害、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2)十月革命后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起在新经济政策中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斯大林时期大搞农业集体化。
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国国情,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
(3)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低;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差;农业经营分散规模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胡锦涛《2008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如何理解“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后,我国是如何进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参与全球化,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 ]
A.“两个凡是”论
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
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