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最先开辟从大西洋经好望角,横穿印度洋到达印度航路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达到好望角,A项不符合题意;达·伽马在迪亚士的远航的基础上,经好望角并横穿印度洋达印度,B项正确;哥伦布是横跨大西洋达到美洲,C项排除;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达到印度,途径好望角,时间比迪亚土晚,路线先后也不同,D项排除。正确选项为B项。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点评:本题须注意“最先”二字,由此才更好地能够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 ]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以建立的工业做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中期,它正在孕育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末”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C.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的建立,这些成就主要是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建立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
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8分)观念或视角是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历史观或历史研究视角有助于观察、认识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欧洲人的世界地图

图1 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所见的世界?图2?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指出两幅地图反映的“世界”有何不同。(4分)这种变化反映了欧洲思想认识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步。(4分)
材料二: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欧中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摘编自《全球化和全球史》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摘编自《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2)据材料二,概述“西欧中心论”的内容。(4分)材料三中“全球史观”怎样突破了“西欧中心论”的偏见?(4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西欧中心论产生的原因。(4分)
材料四:胡绳是治中国近代史的大家,1954年2月他发表影响深远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提出了“三次革命高潮”概念,1997年,他出版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成为“三次革命高潮”体系的典范之作。
(3)从胡绳归纳的“第二次革命高潮”的特点判断“第二次革命高潮”由哪两个事件构成?(2分)作者研究历史事件的视角是什么?(2分)依据这一视角对这两个事件的历史影响作简要评价。(4分)
参考答案:
(1)①图1的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世界的范围是亚洲、欧洲、非洲(旧大陆);
图2的世界地中海已不是中心,世界的范围还包括了南美洲、北美洲(新大陆)。(4分)
②新宇宙观形成,证明“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冲击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4分)
(2)①宣扬白色人种的优越;强调西欧历史的价值。(4分)
②公正评价各时代和世界一切民族的建树;突破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世界历史。(4分)
③西欧中心论产生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确立欧洲的政治霸权;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伴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扩张到世界各地。(4分)
(3)①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2分)
②革命史观。(2分)
③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挽救民族危机的一次爱国运动。(4分)
本题解析:第(1)问, 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图片,提炼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以直接从两幅图片中归纳出,图一以地中海为中心,而图二不再以地中海为中心了,且世界版图也增多了,如南美洲、北美洲;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归纳,比如从宇宙观,以及神学的冲击等方面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阅读材料,提炼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中的“西欧中心论”的内容,可以依据材料二“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归纳;第二小问可以从“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分析归纳即可;第三小问西欧中心论产生的原因可以结合西欧的发展历程分析归纳即可,如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影响、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广大人民斗争的锋芒是外国帝国主义”“失败的政治改良运动”等信息可以得出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由此分析可知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分析,第三小问的评价,可以结合已学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即可,如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挽救民族危机的一次爱国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