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使用 ③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判断题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省份 时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河北
| 甘肃
| 四川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 18
| 19
| 4
| 5
| 1
| ?
| 1
| 1
| 4
| 1
| ?
| ?
| ?
| 1
| 1
|
隋(598~618年)
| 9
| 4
| 3
| 1
| ?
| ?
| 1
| 1
| 2
| ?
| 4
| ?
| ?
| 2
| ?
|
唐(618~907年)
| 32
| 11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
| 4
| 7
| 1
|
A.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3、判断题 董谓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 ]
A.封闭性
B.分散性
C.连续性
D.脆弱性
4、判断题 北宋中期,造成“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地主占有土地的手段繁多
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5、判断题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