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0年,陈独秀将新旧教育加以比较,就其性质作了准确的阐述:“旧教育的主义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伟大的个人。……新教育就不是这样,新教育时时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陈独秀新教育观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
A.?五四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③设立京师大学堂
④改革科举制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国共和”只是一个名义。那么解决其实质问题的应该是接下来的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延续。A不对,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C不对,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是辛亥革命;D不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ABC都不符合,都有史实性错误。答案为B.
点评: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本考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难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鲁迅的《狂人日记》主要是批判
A.西方腐朽思想
B.北洋政府
C.旧道德
D.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狂人日记》的批判的矛头直指“吃人的礼教”,即旧道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易中天评历史栏目中讲道:“任何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改革,都离不开传统,都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为现实服务的东西。”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孔子改制考》
C.建立和谐社会理论
D.“打倒孔家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中的意思是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ABC中均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D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