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黑格尔在比较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要认识你自己”时说:“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值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这是作为思维的人”。这里,黑格尔强调了苏格拉底认识的进步意义,那就是苏格拉底认识到
A.人成为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
B.人是个体的感性的人
C.人的感知成了一切真理的标准
D.人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是同时期的哲学家,但他们的观点却不相同。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他在这里强调的是知识对人的教化作用,强调了人的思考与判断力的作用。他这种对的认识的意义是认识到人是有理性思维的,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概述孔孟之道在近代中国社会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社会背景。(12分)
参考答案:
19世纪末,孔孟之道仍是传统的官方学说,但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为维新变法思想寻找历史根据。(4分)
中华民国成立后,孔孟之道失去了官方权威地位。但袁世凯为称帝需要,大肆宣扬儒教、祭孔尊孔,成为一场闹剧。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中西文化论战的焦点。五四运动后,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一部分有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心目中仍然居于坚实的地位,如章太炎提出新旧调和论,梁漱溟则提出儒家文化优越论。(8分)
本题解析:需要把握2点:在近代中国社会进行分析、变化与背景需要一一对应分析。根据中国近代史中涉及儒学地位的历史事件,主要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再结合其历史背景中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8-1971年美国和西欧共同市场的经济增长率(1971年比1958年增长总和):下表反映的情况导致的世界形势是

[? ]
A.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多极化格局
C.西欧取得了军事上的自主
D.欧洲恢复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1)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列举儒家代表人物的人文思想(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思想家的人文思想主张(4分)
(3)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6分)
参考答案:
(1)表现:①孔子的“仁”与“礼”的思想(2分) ②孟子主张民贵君轻。(2分)
③荀子主张王道思想?(2分)
(2)表现: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入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2分)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2分)
(3)同:追求德性。(2分)?异: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追求天人合一 (2分)希腊人文主义主张通过个体的理性思考和知识的教化来实现。(2分)
本题解析:
(1)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列举其主张要与人文思想(民本思想)有关,如:孔子提出“仁”、“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
(2)古希腊的人文思想家主要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一切都要以人为尺度。其代表人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权威。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
(3)同:儒家和希腊的思想家都都关注人与人类社会;强调道德价值观的建设;都重视教育的作用。异:①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人的作用、价值,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②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主张人要服从社会(从君主统治出发),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点评: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 )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所问“为了”是考查目的。材料出自“普选传单”,最后说的是“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目的是动员人民参加普选,结合时间“1953年”,容易想到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因而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