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9年3月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调研3题)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元朝时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明朝时继承了这一趋势,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电气时代”的确切含义是:?
A.电能的开发和在生产上的使用
B.发电机的发明
C.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广泛使用
D.电力在生产上的广泛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奉行的政策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5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号召搜集民歌,这属于政治事件,接着全国各地掀起搜集民歌的热潮,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排除A、B;搜集诗歌不是文学创作,排除D项;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扩大
B.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
C.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自然经济瓦解
D.作坊主和帮工学徒间形成了雇佣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要理解雇佣关系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