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体现了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卢梭
D.马丁·路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可以看出这是智者学派的特点,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格拉,故选B。A项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C项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D项是德国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人物。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智者学派是古希腊时期的重要的哲学派别,研究的是人和社会,强调人的决定作用,但是其学派否定真理、美德等客观标准,对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在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B.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提出后
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
D.工业革命兴起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中的礼拜堂指的是教会,实验室指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又叫实验科学,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注重实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在中世纪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文艺复兴思想解放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此题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的掌握,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的协调一致。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图2
但丁在《论俗语》中倡导与教会所用的?《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章
官方语言——拉丁语相对立的地方语言
分别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12分)
参考答案:信息:图1 民族语言取代教会官方语言/拉丁语;(2分,或答文艺复兴亦可)
图2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2分,或答新文化运动亦可)
同:封建思想的阻碍;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够充分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异:文艺复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经济发展;世俗知识分子队伍壮大的结果;欧洲天主教禁欲主义的制约;意大利四分五裂,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新文化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中国封建传统道德的阻碍;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历史信息:根据图五所示的“倡导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拉丁语相对立的地方语言”可知这是指文艺复兴时期但丁作为人文主义者提倡民族语言代替教会的官方语言;而图六则根据“《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章”及图片中可以看得出的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可以推知是在揭示新文化运动时,胡适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异同: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而且限定要从背景的角度来回答。所以结合所学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再结合图片中的两个主张都是采用了文学的形式,即可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异同。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上海博物馆于2006年7月1日至10月7日,与大英博物馆合作在上海举办“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珍品展”。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所在地)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亚述文明”又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与古代巴比伦齐名的重要文明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于公元前8—7世纪时达到鼎盛。
问题:(10分)
(1)当时,两河流域通用的文字是什么?列举用该种文字记录流传下来的法典一部。(2分)
(2)从文明的地理特征来看,“亚述文明”属于哪一类?这种文明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有何显著特征?(3分)
(3)近代国家博物馆建立的条件主要有哪些?(3分)
(4)如今,大英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简述博物馆与文明发展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1)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2分)
(2)大河文明。经济:小农经济,村社组织;政治:中央集权。(3分)
(3)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3分)
(4)功能:兼具图书馆、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功能。(1分)
关系:有助于保存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有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1分)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博物馆与历史文明为主题,考查的都是基本知识,无须细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