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秘色瓷出现于唐代后期,五彩瓷出现于元代,青花瓷的出现一般认为是在宋元时期,因此选D。
点评:享誉世界的制瓷业(1)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3)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4)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5)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6)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②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古代工匠对高超生产技术或技艺的继承,往往实行“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制。以下对这一规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保证工匠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B、易导致某些技术或技艺失传
C、反映了古代传统家庭伦理观念
D、体现了农耕经济的生产特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
B.麻纺织业
C.造纸业
D.丝织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此选D.
点评: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述能力。考查形式主要有2种:1)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关于此概念的阐述,要求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2)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几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7分)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以)上。中农食七人,是七十万人常受其饥也。
——摘自《汉书·贡禹传》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表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摘编自《中国历史》
(1)指出材料一所述手工业的类型及其特点。(2分)分析古代此类手工业对国内经济的影响(4分)
材料二: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展示的产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2分)。概述清政府不感兴趣的政治、经济原因(2分)
材料三?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是中国参加历届博览会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其中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4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秀奖,遂更名为金奖白兰地。左图为该金质奖章。

巴拿马国际金奖奖牌(张裕公司1915)
(3)中国展品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的巨大成功折射出民族工业的发展。试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四: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中以第一人称写下这样的故事:主人公陆云翔在读《项羽本纪》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了方便市民前往参观,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隧道电车。陆士谔的小说《新中国》问世的那一年是1910年,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相差整整一百年,百年之前的“预言”,竟如此神奇地应验了!……2002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这将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摘自电视专题片《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陆士谔百年之前的梦想与“预言”为什么会神奇应验?
(3分)
参考答案:
(1)类型:官营手工业
特点:政府经营;生产规模大;大量使用“卒徒”;技术水平领先世界;产品远销世界。
(2)蒸汽机、铁路设备、蒸汽机车、纺织品、纺织机械等;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世界的发展趋势缺乏了解;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3)辛亥革命的推动(推翻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地位提高;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或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政府与人民的支持与参与;上海自身地理优势与国际影响力,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