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预测,它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其核心是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
有真正实行过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导致了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2分)
(3)材料三中“边界红旗子”指什么?“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2分)
(4)分别概括三则材料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3分)
参考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1分)。核心是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分)。从主观方面说,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1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2分)
(3)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1分) 最基本条件: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分)
(4)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1分)
资产阶级: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1分)
无产阶级: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1分)
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分)(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卅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可以看出这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重大事件,由此引起了五四运动。故选D。ACD项错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卅运动均和山东青岛问题并未直接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黻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备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困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请回答:
(1)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主张?(3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4分)
(3)材料二、三有何相同的背景和目的?(4分)
(4)材料二所进行的变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1)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3分)
(2)相同:都学习西方(4分)
不同:前者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后者侧重学习西方社会制度
(3)背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目的:振兴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机(4分)
(4)资产阶级软弱妥协,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5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主张中体西用,所以为洋务派;材料二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发动了戊戌变法,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材料三所述为义和团运动,所以为农民阶级
(2)结合所学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材料二康有为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由此可以得出二者的相同点为都主张学习西方,不同点为学习的内容不同,前者主张学器物,后者主张学制度
(3)二者的共同背景在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由此可以得出二者的共同目的都在于振兴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机,打击西方的侵略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软弱妥协,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影响”,他们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时期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过程
③五四运动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属于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④五四运动
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