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图是元朝时期的对外贸易港口,图中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识图能力。第一步要清楚元朝的对外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第二要懂得这几个城市的方位,第三是知道课本中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知识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在商、周时,工商业都由官府垄断。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工商业者。战国时期的手工艺者已经分工很细,有冶金工、陶工、木工、皮革工等。手工业者要“以械器易粟”、农民要“以粟易械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大小地主剥削来的农产品,也要通过商人换取奢侈品。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土特产,也要通过交换进行沟通。战国时,南方的土特产是木材、矿产和鸟兽等。东方的土特产是鱼、盐等海产和丝、麻等织品。北方的土特产是马、犬……,这些地区的土特产是相互交流的。
——《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商、周时期的工商业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业有什么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当时的市场有什么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请以明清时期为例,说明其商业政策及其后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要点:有官府垄断到出现私营工商业者;手工业分工更细。
(2)要点: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发展;有利于各地物资的流通。
(3)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严重阻碍了心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3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七条国际贸易航线
航?线
| 出口商品
| 进口商品
|
广州一澳门一(印度)果阿一(葡萄牙)里斯本航线
| 生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
| 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
|
广州一澳门一(日本)长崎航线
| 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
| 主要是银子。自1585一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银子达到1489.9万两。
|
广州一澳门一(菲律宾)马尼拉一拉丁美洲航线
| 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
| 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
|
广州一澳门一(美国)纽约航线
| 丝绸、茶叶和瓷器等。
| 花旗参、皮货、羽绒、棉花、胡椒等。
|
广州一澳门—俄罗斯航线
| 茶叶、生丝等。
| 毛皮货
|
广州一澳门一大洋洲航线
| 生丝和茶叶。
| ?
|
——据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材料二?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一1900)

——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数据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1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1750—1900年间英、美、中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份额变化的趋势。(9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从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8分)
参考答案:(1)特点:中国对外贸易范围遍及各大洲(扩展到美洲);广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澳门成为(中国广州)对外贸易的中转港;出口商品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以白银和当地土特产为主(或:
白银大量输入)。(12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满分)
原因:15-16世纪的航海活动使分散隔离的世界逐渐联系为一体;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清政府在实行“海禁”的同时,唯独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8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满分)
(2)英国制造业的比重在1750~1880年间不断提高,但1880年后开始下降(3分)。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制造业分量处领先地位,但进入19世纪后逐步下降(3分)。美国在世界制造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到1900年已居领先地位(3分)。
(3)国家的发展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把握历史发展机遇;要解放思想;要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科技、教育、制度等的创新;切忌骄傲自大,固步自封。(8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关于隋唐钱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时使用五铢钱
B.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颁行“开元通宝”
C.“开元通宝”为唐朝通用货币
D.“开元通宝”成为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中等。B项与C项有关唐代的“开元通宝”钱币的表述是矛盾的,必有一项错误。B项明显错误,“开元通宝”从唐朝建国就开始推行。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富商邹凤炽“常与朝贵游”,王元宝、郭万金等商贾“各以延纳四方文士,竞于供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各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则材料叙述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
A.唐朝时期城市商业比较繁荣
B.商人的低贱地位有所改变并开始干预政治
C.富商与朝廷官僚互相勾结且相互利用
D.城市中的文人也信奉经商之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出拥有巨资的富商结交贵族、官僚、文人,并彼此相互利用这种社会现象,其实质是说明古代商人低贱的地位在唐朝开始了变化,商人开始干预政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