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宝钞是元、明、清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如“至元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大清宝钞”。这类似于古代的(?)
A.柜坊
B.飞钱
C.交子
D.东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交子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东市泛指刑场,有时也指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隋唐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掌握。C项说法错误,应该是柜坊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古代著名商帮。新安是古代徽州的别称,山右是古代山西的别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并分析两宋为什么没有因此而富强。
参考答案:
(1) 表现:
①北宋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居民20万户,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线,出现了“夜市”及娱乐场所“瓦肆”。
②北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品种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南宋海外贸易发达,东达日本、朝鲜,西到非洲一些国家,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
原因:
①结束了唐末五代长期的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两宋政府实行了许多发展经济的积极措施,对工商业也采取了极为开明的鼓励政策,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③由于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为增加政府收入,两宋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实行对外开放。
④造船、航海、指南针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物质条件。
(2)没有富强的原因:
①汉唐至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战乱和抑商政策所中断,难以持续发展,因而“繁荣”是有限的。?
②两宋军费、官俸、“岁币”,使政府人不敷出,造成难以解决的积贫积弱。
③政治腐败,由工商业繁荣带来的财富常被腐朽奢侈行径所抵消。
④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农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尖锐。
本题解析:本题从两宋时期商品经济这一角度提出命题,又从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和原因、繁荣未使国家富强的原因三个方面求答。旨在考查考生归纳、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述问题的能力。第①问中的“表现”比较容易概括,其中的“原因”和第②问中的两宋没有因此而富强的“原因”,应该从历史原因和社会多方面的原因去综合分析,方可得出比较完整的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