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两次护法运动失败后,逐渐意识到
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
②民权即“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
③须“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之牛耳”
④“中国现在祸乱之根本,就是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两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思想开始发生了转变逐渐形成了新三民主义,题中①②④属于新三民主义的内容,③仍然是旧三民主义,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为寻求实现国家现代化,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曾有过那些探索?其结果如何?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过哪些重大决策?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参考答案:探索及结果: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未能实现现代化。(或结果都失败了)决策: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原因:①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②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③世界局势的相对缓和,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优化了我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重视科技教育,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历史政治综合题,特别是在历史学科中,贯穿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又有机地与政治相联系,达到鉴古知今的目的,反映了历史对热点问题的关注。题目的第一问是历史题,时间限制是近代,在这一个时间范围内的主要阶级、阶层就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第一问为第二问提供了思路,前者的探索失败,后者应体现成功的方面,这一问也要注意时间限制,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后一问涉及政治的内容,要注意观点的正确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当时主要表现为(?)
A.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兴办工厂
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中国出现近代工业
D.外商在华收购原料倾销商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解题角度为: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特权从中国地价收购原料,同时倾销商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1901年到1911年,清政府历时十年所进行的艰苦自救,不但没有挽救危局,甚至它培养的新军、学生,都成为它的对立物了,大多参与了埋葬清政府的活动。自救以失败宣告结束,这一失败具体表现在
①加剧了对人民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
②清政府从扼杀维新变法到主动预备立宪?
③造成满汉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④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其土崩瓦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题目的失败是自救不成,反而成为对立物,扼杀维新变法不是自救,故排除②。①③④观点符合史实,是清政府自救失败的具体表现,符合题意,故入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华文明勃兴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基是在(?)
A.夏商西周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由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时期,代表各阶层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