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 ]
A、考古发掘?
B、实地调查?
C、道听途说?
D、文献查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歌德曾评价《古兰经》道:(它)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观察,它的价值在于
[? ]
A.文辞优美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范
B.富有哲理是伊斯兰教义学和阿拉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其法制思想和道德规范成为伊斯兰国家当权者经世治国的依据
D.提供了了解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情况的直接材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 ……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你认为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是
[? ]
A.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的原则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的原则
D.坚持观察判断调查的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