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④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原人口南移,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
B.南方的自然环境优越,社会环境稳定
C.南方地区自身蕴藏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D.南方统治者对本地区经济开发的重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
(xié)
”。(
即协,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众人曰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属于甲骨文字,它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商代为奴隶制生产关系,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众人”多为奴隶,故AD解读正确,排除;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甲骨文的记载不符,故B项正确;从题干“(王)大令众人”的信息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故C项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是

A.分封制
B.个体农耕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不得不集体劳作,C项正确。个体农耕是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出现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假如你是商周时期的一位农民,下列对你所处时期的农业的进步状况,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大量使用青铜工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
C.使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商周时期仅使用少量的青铜工具,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