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D.奠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
2、判断题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我们为志士的,总要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最优等的人格来待我们四万万同胞。
——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8月13日)
材料三?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颉颃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彼于中国文明一概抹杀者,殆未之思耳。且中国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病,始知补偏救弊之方。?
——《建国方咯·孙文学说》(1917年—1919年)
材料四?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所认为的“欧洲富强之本”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后来的实践中是如何用“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中国”的?(6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如何看待中西近代文明的?依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4、判断题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5、判断题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