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
A.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
B.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D.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半球,而发达国家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将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谈判称之为“南北对话”。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但在两极格局下,为了能够生存和很好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苏联解体了,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领导人关于“和平崛起”的表述向国际社会传递的信息是
①冷战后传统不安全因素不再对和平构成主要威胁
②中国的崛起对国际社会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和平崛起成为可能
[? ]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对抗的哪些措施有哪些?(6分)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8分)
(3)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1)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3分)
②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成立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3分)
西欧走向联合,实力不断增强;日本迅速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的振兴。(8分)
趋势:多极化。(2分)
影响 ;(4分,任意其中两项):
①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本题解析:此题是简答题,学生依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1)冷战双方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出台了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苏联则成立了共情局、经互会和华约与之对抗。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对抗,宣传上也是对抗的重要阵地之一。(2)20世纪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这一时期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主要因素有欧共体的产生、日本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和中国的振兴等。(3)两极格局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多极化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点评:战后根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美苏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发展成了冷战。建立了两极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的崛起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地发展,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速。在处理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处理过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