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台独势力
C.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
D.冷战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实质在问台湾问题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是因为
①他拥有最高地位和独裁权力②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③“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④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涣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解能力,属于一果多因的类型。选项从不同角度涉及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有关因素,基本上都不是照搬教材原有表述,这要求具备较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2)(3)(4)分别从袁世凯本身、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思想领域、资产阶级民主派四个方面揭示了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的有利条件,也可以说是复辟帝制的原因,所以A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报纸《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中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指的是
A.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
C.发动甲午战争的日军
D.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自有民国,八年以来”即民国八年(1919年)可以判断康有为评价的应该是五四运动,当然从材料中也不难看出康有为对学生爱国行为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发生的时间分别是1895年,1915年和1926年,三者均不符合题意时间特征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C.北伐战争结束后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民国十九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因此类推,民国十九年为1930年,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国民大革命是在1924——1927年,全面抗战爆发是在1937年,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