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该材料是对哪些科学家诞生之前的社会进行的描述(?)
A.爱因斯坦
B.李四光
C.牛顿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理论。解答本题时应准确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并结合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综合分析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太阳中心说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题干三个人物的理论虽然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哥白尼、牛顿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 错误。C只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 D只符合牛顿的理论。
点评: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的天文学家,他的学说冲击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近代科学是在近代人的精神的解放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牛顿的经典力学定律为主要的代表,但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到了十九世纪末出现了危机,无法解决超出光速的运动物体现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物理学的深刻的革命,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科学的其它成就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国古代纸发明于西汉的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 ?)?
A.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176一141年的“放马滩纸”。保存至今
B.1933年新疆罗布卓尔汉代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73—9年的“罗布卓尔纸”,后毁于战火
C.唐代张怀灌《书断》记载:”。有纸代简。至和帝时,黎伦工为之。”
D.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记载:。‘浴以为纸始于蔡伦,非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苏轼曾经感慨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这反映了
A.手抄本书籍在宋代已经消失
B.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C.造纸术改变了书籍短缺的现象
D.宋人不重史学重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前半部分“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与后一部分“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相比较,说明后来书籍变多是由于印刷术促进的,所以B项符合材料;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想要了解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蕃薯和玉米的种植的情况,可查阅( )
A.《汜胜之书》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农桑辑要》
参考答案:B
中国古代科技在汉唐是“前锋”,到了宋代是“中场”,不幸的是明清的时候变崖成了“后卫”,又惨的是近代被淘汰“出局”,但现代又回到了“绿茵场”上。据此回答5~7题。
本题解析:本题的重点落在明朝经济作物上。明朝时期,有国外引进高产作物新品种玉米和蕃薯。A是西汉农学著作,C是北魏的,D是元朝的。明末清初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