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书籍中,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侵略野心的书籍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环志略》
D.《康
纪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四洲志》和《海国图志》都是介绍西方地理历史知识的专著,《海国图志》是以《四洲志》为基础编写的,《瀛环志略》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史地情况,《康
纪行》介绍了英法历史、英印英俄关系,尤其注意研究我国西藏地区情况,揭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提醒清政府注意提防,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教材中只是详细介绍了《四洲志》和《海国图志》,需要学生拥有广博的课外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代一位人士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这是资产阶级中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 (?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认为西方政体有三种: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君主制权力过于集中于君主,民主制权力偏重于人民,君民共主制权力才是上下平衡的。这一学派赞成在中国实行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A不属于资产阶级;C、D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故选B。
点评:关于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还可以考查其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西学,促进了思想的启蒙和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中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晚清组。
(2)东汉组、宋代组;“略”。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和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他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占中国主流地位的思想。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十七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是指选举总统。「不世及」即非世袭,所以不是英国,而是美国的制度。这段文字在当时从没有被提及。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