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15年创办于北京的双合盛啤酒厂,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 ]
A、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D、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中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党政机关的附属物,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命令。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二:第二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权。……第七条?企业买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第二十五?各企业有权自行选择供货单位,购进生产需要的物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
材料三: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据材料一,国营企业在我国全面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其生产经营有何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是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4分)
(3) 据材料三,这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何意义?(2分)
参考答案:(1)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国营经济在我国全面建立起来。按照国家下达的指标和计划生产经营(或者贯彻上级的指示和命令),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4分)
(2)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4分)
(3)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分)
本题解析:(1)此问比较简单,考察的是基本知识。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国营经济;根据材料一可以很容易发现其特点:按照国家下达的指标和计划生产经营(或者贯彻上级的指示和命令),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2)此题应紧扣材料,依据材料作答: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3)材料三主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点评: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外,经济体制改革中关于农村的改革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玉茹《中国近代的经济增长和中长周期波动》一文的计量研究证实,由物价变动指标、对外贸易指票及反映生产的三大类指标来看,所有的数据指标都显示——一战结束后的1918年至1936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5%。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
——转引自薛伟强、高景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
(1)根据材料一回答,1918——1936年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二十世纪30年代,上海安乐纺织厂成立毛纺部生产英雄牌绒线。当时英国的蜜蜂牌、飞艇牌绒线风靡市场,安乐厂为了竞争市场大做广告,在广播电台精彩节目中插播广告;对各大绒线商店百货店免费赠送新颖霓虹灯广告;在公共汽车车身上做英雄牌绒线的彩画;在沪宁、沪杭铁路沿线各火车站建露天广告牌,等等。安乐厂还在南京路闹市举办产品展览会,请著名编织师免费教授编织法,然后进行英雄牌绒线编织作品评选授奖。宣传活动的成功使英雄牌绒线声誉鹊起,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打破了英国绒线独霸市场的地位。
——薛伟强、高景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学术研究与中学业历史教学》
(2)以上海安乐纺织厂为例,说明当时促进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据统计,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如《暂行工厂通则》《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多方面,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奖励植棉、制糖、牧羊;对新办企业予以政策优惠,实行保息制度,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设立各种示范场所,推广技术,劝导人们创办实业;筹办国货展览会和组织参加外国博览会等。
——薛伟强、高景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学术研究与中学业历史教学》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有何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中国经济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2)原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民族企业家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
(3)积极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法律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发展实业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在社会上兴起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A、B、D都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故选C。
考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