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各项属于世界市场建立的方式的是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②人口的流通?③资本的流通?④武力威逼?⑤谈判加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题的关键在于⑤,由于受当今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艰难复关的影响,会错选A项。但此题设问是其建立的方式,故⑤应该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16世纪,西欧人掀起开辟新航路热潮的根源在于
A.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B.《马可·波罗游记》的刺激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说的是客观条件;B项是社会根源;D项是直接原因。C项是根本原因,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大,推动了欧洲开辟新航路活动。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有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客观条件等,是需要掌握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电
C.水力
D.煤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问题:
材料一? 16~l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 1520
| 1600
| 1670
| 1700
| 1750
| 1801
| 1851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5.25
| 8.25
| 13.5
| 17.O
| 21.O
| 27.5
| 51.O
|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等等而不断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
材料三?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致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l 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有一种杌鼻句(wo hou)不安(注:心情焦灼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一一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分)?
(2)据材料三、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4分)
(3)对照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特点。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当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何启示?(4分)
参考答案:(1)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或工业革命后大大加快)。(2分)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推动。(2分)
(2)西方列强的侵略;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
经济破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6分)?‘
(3)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相对迟缓。(2分)应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并
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是表格材料,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看出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其原因可回顾工业革命。第二问主要是提取归纳信息;第三问主要是我们如何学习英国推进城市化的先进经验。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改变了英国和世界的经济面貌,也对人类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英国棉纺织业中机器织布机数量(单位:万台)
年份
| 1813
| 1820
| 1829
| 1833
| 1850
| 1861
|
台数
| 0.24
| 1.4
| 5.5
| 10
| 25
| 40
|
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年份
| 1801
| 1831
| 1841
| 1851
| 1861
|
人口
| 111.7
| 190.7
| 223.9
| 268.5
| 322.7
|
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
年份
| 1841
| 1861
|
农业
| 22.3
| 18.8
|
工商运输业
| 48.5
| 55.7
|
其他
| 29.2
| 25.5
|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二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三
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作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参考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英国社会经济面貌的?(6分)
(2)19世纪初,在“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分别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交通运输业革命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8分)
(3)阅读材料三,简述哈孟德夫妇对工业革命的评价。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世纪上半期,针对工业革命的“弊”,先进人士在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有哪些探索?(8分)
参考答案:(1)工业生产中机器使用数量迅速增加,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人口下降,越来越低于第二、三产业人口;英国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6分,任意三点即可)
(2)事件: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2分)影响: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2分)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联接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4分)
(3)评价: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未能建立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2分)探索:社会政治思想——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4分)文学——拜伦、雨果等人创作了一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积极追寻理想世界。(2分)
本题解析:(1)结合材料提供的表格和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回答。由“英国棉纺织业中机器织布机数量”表可以得出“工业生产中机器使用数量迅速增加,生产力大大提高”;由“英国伦敦人口数量”表可以得出“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由“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可以得出“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人口下降,越来越低于第二、三产业人口”;再结合工业革命给英国总体的影响可以得出“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2)事件:需要结合题目要求“19世纪初”和“海上与陆地上的交通”再联系所学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可以知道是指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影响:先从总体上来回答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即“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然后再结合材料二中的“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可以得出具体的影响。
(3)评价:根据材料三中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可以得出结论。探索:从材料三中的“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去思考,可以推知这一题是在考查人类关于对工业革命后的现实的批判的文学成就和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的政治史实,结合所学不难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