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D.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20年,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的观点是“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意指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结合所学知识,1914——1918年,科技被应用于战争,沦为战争的工具,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故选D。其他三项均与材料观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 违法必究 ”。因此选A。
点评:新时期的法律制度逐步健全: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如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⑤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这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经历战国、秦、汉初三个阶段,儒家思想到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拥护
B.它与其他各家思想糅合渗透在一起
C.它适应了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
D.它主张“仁政”“德政”“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
B.二战后欧洲的历史变迁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D.多极化趋势中的欧共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欧洲的复兴、冷战的来临到欧盟成立”可知选B项。A项不全面;C项材料信息看不出进程的加速;D项也不全面,没有看到冷战前的欧洲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1)削弱地方强中央,说白了就是地方官没实力中央有实力,显而易见。(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秦始皇设丞相辅助朝政,宰相一家独大,但是从唐朝开始,分宰相为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个相权削弱了,有规定六部决议一律由皇帝最后审核。这就是削相强皇权。(3)对边疆的管理!!秦始皇一开始不管,到了清朝设理藩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4)强化对官吏的监视,明朝锦衣卫 东西厂的设置,是这一趋势达到顶峰,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