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
①先秦儒家民本思想②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④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历史记述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B.《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不高
C.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D.应该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王夫之认为,历史研究应该“述往以为来者师”“ 经世”,即把历史研究的学术活动与研究者自身和时代统一起来,对历史的观察应反映出时代精神,另外明亡清兴的历史教训,使王夫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时代感与使命感,他也因此将治史的目的定为济世救国、经世致用,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言论出自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梁启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顾炎武思想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结合所学知识这是顾炎武的思想。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4分)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焉。……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乐?
材料二:伏尔泰说:“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脖子上带着轭(套在牛马脖子上的器具),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就带着踢马刺吗?”霍布斯说:“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结束无政府状态,就必须建立一种足以慑服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这种权力不是神授的,它只能来自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孟德斯鸠说:“如何防止或避免暴政呢?只有把国家权力重新划分,即实行三权分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避免暴君的出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背景。(5分)
(2)归纳材料二的主要思想。(3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李贽不能开拓出一条新路,而启蒙思想却能成为法国大革命的锐利思想武器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1)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3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提倡个性思考。(2分)
(2)人生而平等,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3分)
(3)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为主导,李的思想未对未来提出设想。(3分)
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进步壮大,启蒙思想系统成熟。(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启蒙思想。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焉。”反对以孔子的言论作为是非标准;“若失却童心,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提出童心说;“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反对歧视妇女。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第二小问结合李贽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背景。
(2)材料二是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直接依据材料归纳即可。伏尔泰主张人生来就是平等的;霍布斯认为“权力不是神授的,它只能来自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提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主张实行三权分立,避免暴君的出现。
(3)明清之际的中国启蒙思想发展不完善,没有如法国一样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比中法两国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至明清之时已有民主启蒙色彩。下列最能体现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A、B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C为西汉时期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