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所述,貌似深奥不可测,实际是要求选择哪些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可联系教材所学史实分析,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是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缺陷是
[? ]
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中国传统文化
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
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表明毛泽东在“行动上”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是
A.阅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B.创建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C.与陈独秀等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
D.组织新民学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中的“1920年”和“行动上”。A、C均在此之前并且应属于思想理论方面的学习,D属于实际行动但是发生在1918年,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这里的“变政”是指( )
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推知,这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判,维新派主张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实行变法,改革教育制度,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①实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并非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故①错误的,排除含有①的选项,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点评:此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是( ? )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