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史纪事本末》卷14记载:“(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这说明?
①明初仍曾存在过宰相制度?②朱元璋设科举的目的是实心求贤
③当时的科举以“文词”取士?④明初曾废除过科举制度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既掌握神权,又掌握行政权,明显表现出神权和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C。材料中“秩宗”是一官名,后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ABD均错误。
点评: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有控制内外服的权力,借神权以巩固王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打破了地方的血缘关系,中央权力进一步加强。商周时期都是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 一般称谓
|
妻(正配)
| A.三哥(20岁)
|
B.四哥(14岁)
|
妾一(侧室)
| C.大哥(25岁)
|
妾二(侧室)
| D.二哥(22岁)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西周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统治秩序正常运行,实行了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包括两点内容:嫡出、长子。即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因此只有A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辽景宗病死的次日,年仅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遗诏由皇后萧绰(燕燕)摄政。……萧太后也不时减免税赋、徭役,对地方官采取考任制,进一步实行汉官制,改各部的令稳为节度使,又推行部分汉律,统和六年还开始科举考试,最初虽只录取一二名汉人进士,却开辟了吸收汉族地主通过科举进入仕宦的途径,又在南京设立太学以培养汉族地主进入统治集团,进一步巩固了辽的统治基础。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萧太后改革的主要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萧太后改革的主要影响。(9分)
参考答案:(1)轻徭薄赋;实行汉族的官制和法律;实行科举考试选拔汉族人士。(每点2分,共6分)
(2)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辽国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加速了汉和辽文化的融合;巩固了辽的统治基础。(答出三点即可得9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的“萧太后也不时减免税赋、徭役,对地方官采取考任制,进一步实行汉官制,改各部的令稳为节度使,又推行部分汉律,统和六年还开始科举考试”等信息,即可以得出萧太后改革的主要措施为轻徭薄赋;实行汉族的官制和法律;实行科举考试选拔汉族人士
(2)要据所采取主要措施的作用和材料中的“巩固”等信息分析主要影响,轻徭薄赋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学习汉族的政治和法律,有利于辽的封建化;科举制有利于选拔汉族官员,加强对汉族的统治,进而巩固自身的统治。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萧太后改革·内容及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职权的分配以及唐朝中央机构行政运作的程序。有人认为唐朝中央机构的制度设计为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提供了历史借鉴。你认为二者存在的本质差别是什么(9分)?
(2)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控制尚书省的原因及采取的做法(6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唐代相权的发展趋势(2分)。
参考答案:1)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核;尚书省:政令执行(3分)。 中书→门下→尚书(2分)。本质差别:唐朝:以巩固皇权专制主义、服务专制主义为其终极目标。近代西方: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分)(2)尚书省长官既参与决策,又主持政务实施,权力过大(2分)。 做法:先是自任尚书令,随后不再设尚书令,或以他官加上“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目参与朝政,分散宰相的行政权(4分)。(3)随着相权不断被分割,相权不断削弱(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