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标题《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可以看出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故选B。AC项没有进入北京;D项是八个国家而不是英法两个国家。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而进行的侵略战争,是列强攻进背景,皇帝仓皇出逃。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的范围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明显扩大: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由沿海开始向内地发展。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人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他批判孔子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A.马克思主义
B.三权分立学说
C.社会进化论
D.“师夷长技”的主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之道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比四个选项,可知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所索之款虽极奢巨,然与普法之役已迥不相侔(同)。查法国所让两省之地,较之奉天南边并台湾全岛为尤要;所赔兵费用金申算,则六倍日本之数。中国地大物博,土肥矿多,户口之繁甲于天下,百姓极为勤俭,工商废而未举,诚能变革中国旧俗,采用泰西新法,富强之期可立而待。不但中日条约让地赔款未足为中国累,而十年之后诸务繁兴,国富民强之效,必为中国前此所未有。区区日本,此约何足深较。
——《总署收美国科士达函》(189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府对待《马关条约》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驳斥该看法中不合理成分。(12分)
材料二?美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奉行的政策,虽然没有直接侵害中国,但无疑为日本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外交支持,违背了美国声称的对华友好政策。事实上,在当时东亚国际关系中,日本政府在外交上也始终将美国看作最友善的国家而充分加以利用。然而,后来的历史表明,美国希望利用日本来实现其东亚政策,并不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
(2)请结合一战至二战间相关史实,说明“美国希望利用日本来实现其东亚政策,并不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6分)
材料三?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五十多年来中日关系几乎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因此,中美推迟乃至消除长期战略冲突的产生,将极大地有助于中日关系的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日双边关系改善和破解美日战略联盟,是一体两面;只要两个过程均运作得法,届时可能会产生相互效应,从而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邱震海《国际先驱导报》(2005)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二战后中、美、日的外交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论证。(7分)
参考答案:
(1)看法:条约比法国在普法战争所损失要少;条约是中国崛起的契机;条约不会拖累中国。(6分)
不合理:该条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举借债,使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仿效西方进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但最终失败,中国富强遥遥无期。(6分)
(2)史实:①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有独霸中国之势;②日本与英国续盟成为美国称霸东亚的重大障碍;③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日矛盾加深;④1940年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⑤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美国遭受重大损失。(答对任意三点给6分)
(3)观点:中日关系几乎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或中美关系极大地影响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相互影响。(3分)
史实: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的政策;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归纳能力。从材料“日本所索之款虽极奢巨,然与普法之役已迥不相侔(同)”“诚能变革中国旧俗,采用泰西新法,富强之期可立而待”“不但中日条约让地赔款未足为中国累,而十年之后诸务繁兴,国富民强之效,必为中国前此所未有”可以概括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待《马关条约》的看法。根据所学知识,从《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来分析美国观点的不合理性。
(2)本题主要考查中日美之间的关系。依据教材相关知识,近代美国企图日本侵华扩大自身在华权益,在二战期间,日本独占中国,其史实:①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有独霸中国之势;②日本与英国续盟成为美国称霸东亚的重大障碍;③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日矛盾加深;④1940年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⑤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美国遭受重大损失。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日双边关系改善和破解美日战略联盟,是一体两面;只要两个过程均运作得法,届时可能会产生相互效应,从而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可以归纳出作者的观点:中日关系几乎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或中美关系极大地影响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相互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的相互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英国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
A.鸦片走私
B.商品输出
C.强迫赔款
D.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四个选项都是英国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但最早的是鸦片走私,英国通过鸦片走私,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荒”,后以清政府禁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强迫通商、赔款,19世纪末才是开设工厂,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并深刻理解每项措施对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