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社会风尚打上时代烙印。以下社会风尚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是
①最可爱的人?②勤俭建国、勤俭持家
③争看港、台电视连续剧?④阅读苏联小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判断题 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许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出
①西方饮食习惯影响了中国传统食俗?
②西式食品成为国人饮食的组成部分
③西餐成为近代中国饮食变迁的主流?
④物质生活变迁与文化变迁相互交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判断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8分)
(2)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4分)选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4分)
(3)你认为梁启超作出上进比较的意图是什么?(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粱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4、判断题 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在说到名人的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名人及其发明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西门子发电机
C.爱迪生电灯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5、判断题 如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监察体制的完善
D.建筑艺术的进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