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政治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成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别说明秦汉两朝法律制度依据的思想基础和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独立之初美国面临什么问题?(2分)结合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说明美国是一个“新型的共和国”。(2分)简述中国古代的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本质区别。(4分)
参考答案:(1)秦朝:依据法家思想;严刑酷法。汉朝: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礼入法;崇尚宽简,约法省刑,废除部分肉刑。(8分)
(2)政治上软弱无力。(2分)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中国古代法律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体现了君主的意志;西方近代法律为资产阶级服务,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体现。(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1)本问是考查材料一中的信息“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 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即可看出(2)本问是美国政体的考查,在1787年宪法钱政府实力软弱,然后答出1787年宪法的特点,即联邦制、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度。中国古代的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本质区别主要从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分别是君主专制和资产阶级的民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西汉建国后,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时认为:“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基于这一认识,西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
A.实行“无为而治”
B.分封同姓王
C.平定七国之乱
D.建立中朝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调动军队的凭证。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能够体现后世统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设计的是( )
A.秦朝设立太尉
B.隋唐设立三省
C.宋代设枢密院
D.清代设军机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本题考查古代的军事制度,根据题干中“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调动军队的凭证”可是是跟掌握军事权利有关,北宋设立的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之权, 因此枢密院类似原来的虎符,所以选择 C 项。A 项的太尉主管全国军事,B 项的目的是分 割相权以加强皇权,D 项是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都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国之政本”的中书省——省制。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是
A.有效避免“政出多门,不相统一”
B.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主
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D.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元朝疆域辽阔,为提高行政效率,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宰相,与隋唐宋时期分化事权,削弱相权相反,相权在元朝加强,易出现宰相专权。因此B项错误,故选B。AD项正确,一省制能够有效避免政出多门的现象,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局面,因此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上述“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