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1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教训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摘自《明史》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摘自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当时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朝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军需房后来发展为什么机构?其成立的直接原因?(3分)
(4)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参考答案:(1)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2分)
(2)措施:①废除丞相;②设内阁。(2分)
(3)军机处。(1分)直接原因:为筹划西北紧急军务,要求严守机密。(2分)
(4)趋势:①相权削弱,皇权加强;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并逐步达到顶峰。(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个时期应是
[?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明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王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处“新皇帝”是指(?)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 D.雍正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王划分为若干行政区”体现了西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世袭制度确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第一次“革命”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由此可见其是指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所以答案选A,B出现在夏朝,C D两项盛行于秦统一中国之前。 点评: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的具体表现是“三公九卿制”,在地方表现为“郡县制”,材料强调了“三公九卿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高考关注的角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和具体特征,而秦代是这一制度的开创时期,应从整体上对此有所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通过分封制,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实行分封的地区,这说明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故C项正确;ABD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ABD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