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2017-11-05 17:28: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清顺治十八年(1 66 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 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是 A.防止倭寇侵扰 B.防范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禁对外联系
|
2、综合题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在新航路开辟问题上,有人形象地比喻西班牙“替人做嫁衣裳”,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含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17、18世纪的杭州,徽商云集,他们与官府关系密切,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米市桥、黑桥俱是米行,孩儿巷、官巷口则俱是布行,清河坊则俱是药行,而铁犁、纺车无从寻觅。参茸、瓷器、龙井、丝绸、西洋奇物则更是无所不有。各行各业,主要买家俱为衙门,米市布行亦在其列。店主兴衰荣辱全依官府,苛捐杂税自不待言,飞来横祸亦未可知。 —一商编自《杭州市志》 (3)白银大量流入对当时中国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结合材料二中商业发展的特点说明你的判断。 (3分) 材料三 “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联络起来,大体上也是银的买卖为媒介。” ——[英]亚当·斯密《国言论》 (4)根据材料三,白银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3、选择题 解读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①市署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②市场交易界限分明,规划整齐 ③印刷业中使用活字技术 ④邸店广布市内,兼营旅店、货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判断题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 )
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5、选择题 喜爱武侠小说的同学都知道龙泉宝剑的创始人欧冶子,他首次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的先河。欧冶子可能生活于 ( )
A.春秋战国
B.西周
C.秦汉
D.隋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