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
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表现在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向世人展示着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主要体现在
①实行不结盟政策?②结束与美国的对抗?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答案C。注意题中限制条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结束与美国的对抗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两个选项都不符合,故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

A.中苏关系破裂
B.美国敌视中国
C.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
D.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据漫画中信息:号召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人民打到美国和苏联。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因此A项能够看得出来;美国敌视中国,中国也把美国作为了敌人,因此B项能够看得出来;C项也能够看得出来,左倾错误色彩浓重,说明是文革时期。D项是在1992年成为了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因此D项不能根据图片看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2)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6分)
参考答案:(1) “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成果: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3分)影响: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3)活动:积极参加和推动联合国的重大活动,如维和、裁军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康发展;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答对一个史实及其意义给1分,该项得分不超过3分)
评论: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2分)。“中国威胁论”或者出于担心中国强大的心态,曲解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目的;或者出于遏制中国的用心,片面夸大了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威胁论”是一种错误的言论,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
本题解析:(1)这一题属于简答题,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题意,这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结合题目要求“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应该将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中与此相关的政策迁移过来,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与周边国家加强友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这一题属于简答题,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果:根据题意,这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在70年代的外交成就,所以应将70年代的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史实迁移过来,即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日邦交正常化。影响:题目要求回答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应该知道当时正处于两极格局之下,这些外交成果表明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所以会使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重要活动:需要结合题目要求,从所学知识中将有关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迁移过来,只要基础知识熟悉,难度不大。评论:应从中国前边所述活动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中国威胁论”产生的原因进行评论,最终得出结论:“中国威胁论”是一种错误观点,是不利于国际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