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此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清政府对铁路这种新生事物的态度。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于西方文明的不接受,这反映的是清朝深受古代封建愚昧保守思想的束缚。故本题选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淞沪铁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生活,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
A.收听电台播放的流行歌曲
B.给同学发电子生日贺卡
C.到电影院观看香港功夫片
D.坐飞机到北京游览长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的这段话无法反映当时社会
[? ]
A.由封闭走向开放
B.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C.从贫穷走到富裕
D.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于( )
A.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
C.外国在华的航运业
D.中国的民族工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A项正确;B项“军事工业”说法错误;C项显然是不符合题意;D项时间要晚于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故选A项。
考点:交通工具的革新
点评:水路交通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3)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选取了一段关于近代天津的史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自主命题的体现之一,然而考查的知识点仍在中国近代史之内。抓住材料中的“旧城”、“河流”、“铁道线”、“电车道”,很明显反映的是“陆路—水路—铁路—电气化”的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天津城市发展趋势如此变化,即是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特点。
考点:近代城市化
点评:近代中国的城市的发展融进了明显的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往往是畸形发展的繁荣,这一点材料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学生需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大的专题,包括西方城市化、近代中国城市化和建国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都需要明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