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孙中山为改变这种局面而采取的行动是
[?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建立兴中会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最能反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特点的是? (? )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D.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在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的人民自发组织起来与英国侵略军作战。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故选D。A项与史实不符;B、C两项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的共同点,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经济学的视角”,因此可直接排除A,“政治体制变革”不符合“经济学的视角”的要求;B“公有制”表述不合史实,因为其要建立的是小农经济,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而非公有制经济;C与题干无关,《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与“师夷长技”与“师夷长技以制夷”无关。《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天下田由天下人同耕,是为了实现中国古代以来农民的“均贫富”理想,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


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看,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侵略者进入皇宫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因此 ②④正确,故选D。鸦片战争和甲午英军和日军并未攻入北京,因此①③明显错误。考点: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两次战争具有相似性,都是外国列强攻入北京,皇帝仓皇出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在抢掠一番后放火焚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一次使北京遭到战火洗劫。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最终确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