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为社会主义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曾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6分)近代以来,为适应日益深化的现代化浪潮和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种事业者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亦就愈有利于社会。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首次出版)
材料二 (1933年)4月19日,罗斯福废止了金本位制,当美元贬值11.5%之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就又能同欧洲那些早已走上通货膨胀道路的国家竞争了。……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就条文(引者按:指《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措辞取得了协议。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正如琼斯—拉姆森机械公司当时的经理拉尔夫·弗兰德斯所说,他们“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三?早在战事(引者按:指二战)结束之前,美国就开始在英国的支持下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力求恢复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1914年前的金本位制提供了一套固定的汇率,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兑换成黄金或者当时黄金的等价物英镑。……为建立一个正式的世界性贸易组织以对国际商业进行监管的努力并不顺利,但是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后来却被证明是成功的。
——改编自【美】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采纳该观点的历史背景。(4分)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差异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中“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在罗斯福新政在保护劳工权利的立法中有何体现?(12分)
(3)材料三中美国的“大胆的计划”及“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 在二战后初期的实施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根据材料二、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制定这一“大胆的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支持美国的计划?(10分)
参考答案:(1)观点:提倡自由竞争。(2分)历史背景: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增强,英国政府采取措施打造“世界工厂”。(2分)
(2)差异:材料一鼓励自由竞争,材料二主张限制自由竞争。(2分)原因:①垄断组织的形成,减少了自由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②无序的竞争导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危机。(2分)体现: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6分)(或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保护工人集体谈判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
(3)“大胆的计划”指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2分)“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指建立关贸总协定。(2分)美国制定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及3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市场的稳定性。(2分)英国支持的原因: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丧失了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2分)②英国面临着战后经济重建的任务,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资金援助。(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亚当·斯密积极主张自由竞争;英国采纳这一主张的原因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的实力增强,英国政府采取措施打造“世界工厂”。(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主张限制自由竞争,这一之前资本主义社会普遍推行的自由主义明显不同;导致自由主义走向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发展的原因有①垄断组织的形成,减少了自由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无序的竞争导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危机;罗斯福新政中直接限制竞争的措施在法律中有明确体现,即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或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保护工人集体谈判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3)从材料三的语义关系中能够判断出“大胆的计划”指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指建立关贸总协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找出美国积极推动建立关贸总协定的原因即:两次世界大战及3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市场的稳定性;英国支持美国也是为了国家利益和整个资本主义利益的需要,其具体表现在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丧失了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②英国面临着战后经济重建的任务,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资金援助。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关于十月革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发动的
B.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C.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新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新政的相似之处是:(1)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2)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3)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4)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农业
A (1)(2)B(1)(3)C(2)(3)D(2)(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可知,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重点是恢复发展农业,不附合(3),美国的新政则不是为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农业,因此两项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