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林增平《中国近代史》中记载: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
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张謇在《致袁世凯函》中指出,当时中国“潮流万派,毕趋共和”。据此判断,该信函书写于
[? ]
A.1894年
B.1898年
C.1905年
D.1911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期间,与赋闲在家的德国前宰相俾斯麦会谈的一幅历史照片,李鸿章最可能谈及的主题是

[? ]
A.购置军火,学习德国强国之道
B.避难欧洲,西欧诸国风光秀丽
C.寻找帮助,甲午战争中战胜日本
D.引进技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1935—1936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国民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目中看出“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反应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