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末清初文人叶梦得在《阅世编》中记载,苏、淞地区“地产木棉,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故种植之广,与粳稻等”。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工商税与农业税持平
C.区域间长途贩运较为发达
D.农业经济形成区域特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的记载,“苏、淞地区地产木棉,纺绩成布”,说明农业经济形成区域特色;“衣被天下”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间长途贩运较为发达;A、C、D正确;材料指出“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苏、淞地区缴纳赋税、生活开支依赖种植木棉,但并未涉及工商税与农业税持平的信息,故B项不能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关键词“农历”、“当地赶集”、“宋代”,依据所学可判断出“墟”应是宋代农村的集市,因此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与题意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革命概念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项是错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CD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它们在宋朝以前就出现了。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三位同学对开元通宝是何时期钱币有不同看法。甲同学以唐玄宗年号为开元,认为应属于唐玄宗时期;乙同学以《旧唐书》中记载:“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为由认为通行于唐朝;丙同学以《中国古钱目录》和钱币实物等进行考证,得出并非仅指唐朝钱币。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以当时皇帝年号分析,甲同学立论可靠
B.以唐代史籍记载为据,乙同学认识准确
C.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丙同学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同学的研究方法与看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一题不是在考查开元通宝到底是什么时候的货币,而是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按照历史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历史研究应该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因为这属于一手史料,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其他二手史料,所以题目中C最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战国时期出现许多新兴城市,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A.人口集中
B.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中心
C.商业繁荣
D.城里有贵族的宫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隐形比较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的新兴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其商业主要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故正确答案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