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2、判断题 李丽同学对宋代繁盛的都市商业有浓厚的兴趣,想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相关情况,你认为她应选择以下哪一本书籍阅读呢
A.《汴路记事》
B.《吕氏春秋》
C.《东京梦华录》
D.《来年往事》
3、判断题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当地农历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 ]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4、判断题 (28分)中国历程——中国曾经历了一个由衰落到独立富强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衰败的中国
材料一:有人说,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
——来自网络
(1)材料一中“中国却选择了陆地”的根源是什么?(2分)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据此研究角度,结合所学概括那时的“西方选择了海洋”对以后的中国带来那些消极影响?(8分)
二、探索的中国
材料二: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见右图)。

——人民版历史教材
(2)根据材料二论证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9分)(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三、改革开放的中国:
材料三:中共三中全会政策的“进化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
重点议题
| 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
|
关键词
| 拨乱反正、邓小平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
?
十二届三中全会
|
重点议题
| 经济体制改革;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关键词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走向城市、商品经济
|
?
十四届三中全会
|
重点议题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
关键词
| 市场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收入分配
|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重点议题
|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
关键词
| 市场决定性作用、国企改革、转变职能、城乡一体
|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改革内容的变化趋势。(6分)指出以上中共三中全会改革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影响。(3分)
5、判断题 南宋的《都城纪胜》记载,当时临安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