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有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上述评论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C.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D.近代工业兴起,冲击传统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各女工种种丑态”“男女相淆”中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冲击了原有的“男女有别”的思想观念。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
④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管理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的权力机关,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依法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国庆节前夕,一中学高一学生制定了一份有关共和国历史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如果你收到这份问卷并填写此项内容时,不能选择
A.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原则是三权分立
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创立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B、C、D符合史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A项错误。
点评: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构想,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注意理解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同时这部分内容注意与政治学科相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道家学说的是
A.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冯友兰)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任继愈)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A项强调人的重要性,是儒家思想;B项人要顺从自然,属于道家思想;C项强调人的品德,属于儒家思想;D项强调政府的作用,法的作用,属于法家思想。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