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时,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下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 ]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2、判断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一个中国”是中国的原则立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 年2 月28 日,是《中美联合公报》发表30 周年纪念日。30 年前的2 月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 月28 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正常化。
材料二:2002 年2 月21 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在会谈中,江泽民主席阐述了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布什总统强调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
材料三: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错误行径,如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宣称不遗余力地保护台湾,允许台政要访美,在国会设立所谓的“台湾小组”等。针对美国的上述错误行径,我外交部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
1.简要指出《中美联合公报》给人们留下的启示。
2.我外交部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说明了什么?
3.30 年来,中美关系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总的来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判断题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
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
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
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
4、判断题 有评论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结束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被动,打赢了一场“隐形的世界大战”。这主要是指
[? ]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迫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C.赢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D.抵制了西方和平演变,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
5、判断题 下图为“在苏丹执行任务的中国蓝盔部队”主要反映了中国

[? ]
A.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B.为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重要贡献
C.在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军事合作
D.主动开展了裁军工作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