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及预备立宪是晚清政府实施的三大改革运动。请回答:
(1)上述改革运动分别开始于何时?
(2)简析改革实施的历史背景。
(3)上述改革运动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各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①19世纪60年代,1898年,20世纪初(或1901年、1905年)
②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慈禧太后暂时支持了洋务派;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以康梁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光绪帝支持变法;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立宪派竭力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慈禧太后意识到再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
影响: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预备立宪则使中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迈出了重要一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大跨度”的问答题。时间跨越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逐渐形成和不断深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及预备立宪正是清政府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面对不断出现的内忧外患,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而采取的系列重大举措,本题要求能够再现并概括每一重大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并从每一活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其积极因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及预备立宪主观上都是为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但这些活动也是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迅速发展且对中国影响逐步加深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对其影响必须进行辩证地、客观地分析和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符合上述思想的实践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成立三支海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李鸿章要求发展民用工业的言论,所以答案要求选择的是洋务派的民用工业企业。AC两项是洋务派兴办的军事企业,D项明显不正确,所以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
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 ?
C.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
D.“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866年创办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发展历程说明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B.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独立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