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造纸术推动欧洲文化的发展。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 B、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天问”的图像 C、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 D、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之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知①是在北宋;②是在东晋;③是在元朝;④是在西汉。根据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三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举出指南针在中国和欧洲运用的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司南至迟发明于战国时期;郑和远航、哥伦布发现美洲。
(2)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技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农业的主要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