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说:“人们询问,所有正从秘鲁和墨西哥不断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和白银的结果如何?它们落入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口袋;他们在加的斯(引者注:西班牙南部海港)经商,并把自己的工业产品送到美洲作为回报。这些金钱的大部分流到东印度群岛,支付丝绸、香料、钾硝、冰糖、茶叶、纺织品、钻石和古董。”
——[英]A.赖克温《中国和欧洲:18世纪的文化、艺术交往》
材料二

材料三?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
| 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1947年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
1949年
|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 ……
|
1993年
|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
1995年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西欧金钱财富的主要来源和流向。(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西欧经济扩张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扩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19世纪末的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6分)
(3)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4)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材料三说明这一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西欧金钱财富来源于美洲,但最终流向亚洲。(4分)
(2)特点:以资本输出为主,英、法和德是主要资本输出国,投资遍及世界(资本主要流向欧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应对:传播维新思想,掀起变法运动;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开展民主革命。(8分)
(3)变化: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原因:旧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冲击下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美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变,美苏两极对峙。(6分)
(4)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中国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世贸组织的建立使世界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6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文字“它们落入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口袋;他们在加的斯(引者注:西班牙南部海港)经商,并把自己的工业产品送到美洲作为回报。这些金钱的大部分流到东印度群岛,支付丝绸、香料、钾硝、冰糖、茶叶、纺织品、钻石和古董。”可以直接看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金钱财富的主要来源和流向分别是西欧金钱财富来源于美洲,但最终流向亚洲。(2)解读材料二图片含义可以发现如下信息:以资本输出为主,英、法和德是主要资本输出国,投资遍及世界(资本主要流向欧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依据材料问题中的时间特征“19世纪末”联系所学知识不难找出近代中国人的救国举措,即传播维新思想,掀起变法运动;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开展民主革命。(3)紧扣问题中的时间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照材料三表格数据中时间特征即可得出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是指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变化发生的原因在于旧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冲击下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美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变,美苏两极对峙。(4)概括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结合材料三中事例进行论证即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中国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世贸组织的建立使世界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战前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实现自由贸易,消除关税壁垒,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成立关贸总协定
C.建立世界银行的运行
D.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实现自由贸易,消除关税壁垒”的信息化说明与国际贸易有关,故成立关贸总协定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面对过去三年粮食价格飚涨了一倍,2008年4月,世界银行决定推行类似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应付大萧条的“新政”,通过全球粮食政策来应对世界粮食危机,并促请各国政府开始制定政策来克服粮食短缺问题。这表明世界银行
A.完全效法罗斯福的农业政策
B.强令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建议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希望降低粮价建立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在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后,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这些举措
①是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结果?②反映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③有利于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④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被世贸组织取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说明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结果,①项说法正确;“1973年3月,在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后,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说明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开始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并有实力与美国进行经济抗衡,这也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②项说法正确;③项说法不正确当时没有欧元,到1999年欧元才问世;③项说法不正确,世贸组织名称到1995年才出现。所以答案选A 。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国际组织中,主要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稳定国际汇率是
?
?
?
A?B?C?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A项是世界银行,主要提供长期贷款以发展经济;C项是欧盟,是区域政治经济组织;D项是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因此ACD项与材料无关。B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稳定国际汇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战后资本主义确立的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宗旨是提供短期贷款以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出资额的多少决定在组织中的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