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2、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明:
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②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
③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④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
[? ]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政治巨变的见证
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4、选择题 “喜羊羊与灰太狼”、“快乐男生”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

A.艺术鉴赏性
B.传播信息作用
C.娱乐功能
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5、判断题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
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
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