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阶级斗争要时时进行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对外开放
D.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果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斗争路线,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答案选B,A C D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浦东开放后迅速崛起的条件有
①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国家给予的一定时期的免税政策
③上海独特的地理、交通优势 ④上海特有的人才、产业优势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79年中国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迈开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均晚于A项。
点评: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的对外开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的前提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新时期的开放是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开放;②开放的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新中国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③开放的结果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开放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试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976年10月,胡耀邦提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与上述表述相吻合的中央决策出自(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解题时应关注材料的关键信息“停止批邓”“生产狠狠抓”;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与材料的意思相吻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