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
[? ]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成语的意思是对不起祖先,是不肖子孙,这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故选B。A项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C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行政体制;D项是权力的继承制度,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的战略一直是北向的,即在大陆发展……(明以前的历史说明),北向战略或单纯成为一个大陆国家已没有希望。南向战略,即面向海洋或可为一个民族重新带来生机。明朝做了尝试,失败了。明朝的失败并不在于战略的错误,而是缺乏支持这一战略所需的现代经济体系,在于制度——一个庞大的官僚政治体系。
——《五百年来谁著史》
材料二 ?明代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了不起。
——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宿景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在“南向战略”中所做的“尝试”,说明此时西欧出现但明朝缺乏的,有利于“现代经济体系”确立的积极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者对明朝政治体制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参考答案:
(l)尝试: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
因素: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加速了这一地区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体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与此同时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西欧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
(2)态度:材料一否定。
评析:正确的国家战略要建立在正确的国家体制之上。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无法建立起一套类似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没能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国社会走向衰落。(8分)
态度:材料二肯定。
评析:明朝已处于封建王朝衰败时期,制度上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体制的完善,能有效维持国家机器继续较好的运转;此时新的经济因素在滋生(资本主义萌芽);新的思想文化在萌发(反封建反礼教的早期民主思想和文学艺术);但仅停留在旧有体制的完善上,而不能实现制度的创新,跟上世界民主政治的潮流,中国不能真正向近代化转型。(9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南向战略”中所做的“尝试”是郑和下西洋。有利于“现代经济体系”确立的积极因素: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两欧海外殖民扩张,加速了这一地区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体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与此同时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西欧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本题考查的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箝制于他人。
——梁启超(1900年)
材料二:十八世纪以前,政法学之基础甚薄,一任之于君相之手,听其自腐败自发达。及孟德斯鸠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鼎立之说,后此各国,靡然从之。
——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材料三: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这样的一种政府: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至高控制权力归属于社会整个集体;任何一个公民不仅对行使这种最终主权有发言的权力,而且,至少在某些时候,被要求能在政府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亲自履行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责。
——约翰·穆勒《代议制政府》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数千年腐败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清除“奴隶性”做了哪些努力?(10分)
(2)据材料二,梁启超的观点受到哪一思想运动的影响?结合史实说明美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3)据材料三,概括穆勒关于“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的定义。践行这种“政府形式”的民主方式是什么?(6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权力制衡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儒家思想(传统礼教)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束缚;国人的奴隶性;小农经济。(6分,答对3点即可)
努力:宣传民主与科学;(2分,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也给分)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
(2)启蒙运动(2分)
美国:根据宪法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与州分权制衡;(2分)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联邦政府权力一分为三,又相互制约;(2分)坚持人民主权原则,选民通过投票产生、更替总统和议员。(2分)(考生答“两党相互制衡”可在总分范围内给2分,共6分)
(3)定义:最高权力属于整个社会集体;每个公民对最终主权都有发言权;每个公民都能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4分,答对2点即可)方式:建立代议制政府。(2分)
(4)本问2分,答对1点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
利:有利于防止专权和腐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发展民主,保护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弊:行政效率受影响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皆必自奴隶性而来”并结合所学从封建制度、儒家思想、考试制度以及材料中概括的奴隶性等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的新文化运动知识从传播的思想角度去归结答案。第(2)中第一小问内容从材料二中“十八世纪以前,政法学之基础甚薄,一任之于君相之手,听其自腐败自发达。及孟德斯鸠”关键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依据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分权制衡”的原则,从中央与地方、中央政府之间以及选举制度等角度综合概括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至高控制权力归属于社会整个集体”“任何一个公民不仅对行使这种最终主权有发言的权力”以及“至少在某些时候,被要求能在政府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从西方民主形式思考作答。第(4)问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去突破,积极方面可以从防止专权,治理腐败、社会 安定、民主意识强化等角度思考作答;消极方面可以从行政效率低下等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
A.梭伦改革时期
B.克里斯提尼时期
C.伯里克利时期
D.西塞罗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其进入到黄金时期是在伯里克利时期,梭伦是揭开民主改革的序幕,克里斯提尼是确立民主政治的时期。西塞罗的贡献是自然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