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出自 英国的某个法律文件)
材料二?美国制宪者采纳了英国的代议制度,他们称之为“共和”。在“民主共和主义”的影响下,他们既注重权利的平等。又时刻防止专制权力的出现。前者如民众投票权方面,选民的财产资格得到放宽,小州在参议院中获得了平等的代表权。后者则主要表现在分权和制衡方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联邦政府内实现了三权分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两国分别建立了哪种类型的资本主义政体?确立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
(2) 分别比较英、美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不同。(从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实际权力和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方面比较)(8分)
(3) 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有何积极意义?(4分)
(4)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2)国家元首不同:国王——总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不同:世袭——选民选举;国家元首的实际权力不同:无实权——有实权;政府首脑不同:首相——总统;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不同: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中产生——选民选举。
(3)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
(4)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君主立宪制,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了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
本题解析:(1)政体形式:根据材料一中的“议会”、“国王”等信息可以知道这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二中的“民主共和主义”、“联邦政府内实现了三权分立”等信息可以知道是实行的民主共和制。法律依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英国是《权利法案》,美国则是1787年宪法。
(2)不同:这一题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材料要求从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实际权力和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方面比较,所以只要按照比较项目依次写出即可。即国家元首不同:国王——总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不同:世袭——选民选举;国家元首的实际权力不同:无实权——有实权;政府首脑不同:首相——总统;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不同: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中产生——选民选举。
(3)积极意义:这一题考查代议制的影响这一基础知识。只要是对代议制有一定理解即可回答。作为资产阶级掌权后的重要政治体制来说,其影响主要应该从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角度回答。政治上,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经济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
(4)说明:因为要求回答的是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表现,即史实方面的表现。所以需要结合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史实来考虑。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知道,由于维新派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所以在中国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革命派则效仿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在中国掀起了辛亥革命,最终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终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国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的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 91ExAM.org王的生日,英王的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光荣革命”后应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英王逐渐丧失权利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其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无足轻重,但其依旧是国家的象征,所以D项说法错误,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点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只是起点,最终形成的标志是“责任内阁”的确立,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政治仍在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议会本身的改革和首相权力的扩大。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议会与内阁之间,议会与国王之间以及内阁与国王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议会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
A.总统
B.议会
C.国会
D.内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能够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最主要是由于:
A,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B.人民群众在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C.没有受到外国的干涉? D.具有一定的议会民主传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能够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最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
——《字林西报》
材料三?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
——《康有为遗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分析导致两次改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特征:中庸;激进(或急功近利)。(4分)
原因: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取得广泛支持;戊戌变法:激化了社会矛盾,遭到广泛反对。(2分)
(2)认识:盲目照搬西方政体,忽视中国国情;低估改革的困难,盲目乐观(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2分)
(3)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