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11-10 14:01: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2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材料二 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从来没像现在这么低过。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五分,一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棉花或羊毛五分。糖每磅只值三分,猪、牛肉每磅二分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上册 材料三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1)材料一反映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针对这种变化,法家的应对措施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中的“饥荒”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2分)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过低问题的?(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在1949—1960年开启的农业“新篇章”。(6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史实:井田制被破坏,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2分)应对措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尽地力之教(3点中任答一点,2分);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2分) (2)事件:1929—1933年经济危机。(2分)解决:调整农业生产(或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产品过剩。(任答其中2点,4分) (3)新篇章: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高度集中的农业经营模式。(任答2点,得6分)作用:解放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6分) (4)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适时进行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无农不稳等。(任答一点即可,2分。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众地……有所匿其力……分地……无所匿其力……《吕氏春秋·审分》”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是井田制被破坏,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即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尽地力之教;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1932年”可知,材料二中的“饥荒”是由1929—1933年经济危机造成的。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有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即调整农业生产(或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产品过剩。 (3)第一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是1949-1960年间,中国农业政策的变化和具体的表现,由私有到公有,即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高度集中的农业经营模式。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效,即解放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回答可以从农业的地位、对农业改革的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等角度入手,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适时进行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无农不稳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949-1960年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 A.西汉 B.唐代 C.东汉 D.宋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的时候,我国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故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越窑的青瓷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朝时期发明了曲辕犁。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朝造船的工艺水平日益先进,大历贞元年间(公元766—805年)富商俞大娘有大船,这种船称“俞大娘”。江湖语曰:“水不载万”,意思是说大船不过载八九千石。然而“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 ①③④符合史实;唐朝时期市、坊严格分开,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故②不可能看到。
考点:唐朝经济的繁荣
点评: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农业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商业繁荣,出现许多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越窑的青瓷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朝时期发明了曲辕犁。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朝造船的工艺水平日益先进,大历贞元年间(公元766—805年)富商俞大娘有大船,这种船称“俞大娘”。江湖语曰:“水不载万”,意思是说大船不过载八九千石。然而“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 ①③④符合史实;唐朝时期市、坊严格分开,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故②不可能看到。
考点:唐朝经济的繁荣
点评: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农业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商业繁荣,出现许多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被称之为瓷器大国,下列城市中被誉为中国瓷都的是 ( )
A 北京 B 杭州 C 成都 D 景德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的瓷都,答案选D,A B C三项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但瓷器制造业并不发达。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点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